如何避免或降低肉制品中的亞硝酸鹽帶來的健康危害-山東省肉類信息?
瀏覽次數(shù):4230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9-14
肉制品中之所以要添加亞硝酸鹽主要是因為在肉制品生產(chǎn)加工過程中添加亞硝酸鹽可以使肉制品呈現(xiàn)鮮艷的亮紅色,可抑制多種厭氧性梭狀芽孢菌,尤其是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生長繁殖,防止因食用肉類而產(chǎn)生的細菌性中毒。因此山東省肉類信息表示亞硝酸鹽被廣泛應用于肉制品加工中。
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又稱腸原性青紫病、紫紺癥、烏嘴病。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,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,致使組織缺氧,出現(xiàn)青紫而中毒。中毒患者口唇、舌尖、指尖青紫,重者眼結(jié)膜、面部及全身皮膚青紫,惡心、嘔吐、腹部絞痛、腹瀉,嚴重者驚厥、昏迷、大小便失禁,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這僅僅是其本身毒性的一個方面,更危險的是它可以與仲胺類物質(zhì)作用生成對動物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亞硝胺。流行病學調(diào)查表明,人類諸多癌癥,如胃癌、食道癌、肝癌、結(jié)腸癌和膀胱癌等可能與亞硝胺有關。
既然亞硝酸鹽的危害那么嚴重,老百姓在食品消費中如何避免或降低亞硝酸鹽帶來的健康危害呢?
山東省肉類信息表示首先,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量,如腌制的肉類、熏肉和咸魚等食品,這些食品中含有亞硝胺的可能性更高,很多醬腌菜、泡菜中也含有較高含量的亞硝酸鹽,這些食品要少吃;其實,如果要留有剩菜吃,最好將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密封,放到冰箱中保存,要吃時把剩菜加熱,將菜中的微生物殺滅,這樣就可有效防止食品中的硝酸鹽轉(zhuǎn)化成亞硝酸鹽。另外,要多攝入水果和蔬菜,其中的維生素C(抗壞血酸)能抑制亞硝胺的合成。具體原理是:維生素C與亞硝酸鹽在一起能很快起作用,抗壞血酸被氧化;降低亞硝酸鹽或亞硝胺在體內(nèi)生成的概率。因此要多攝入維生素C含量高的新鮮水果和蔬菜,如獼猴桃、橙子、鮮棗、山楂、青椒等。歸根結(jié)底一句話:多吃新鮮的,少吃腌制的!
轉(zhuǎn)載自--------山東省肉類協(xié)會